长期以来,民间中医一直处于尴尬境地,很容易被当成江湖骗子遭遇“诛杀”。 为使中医药文化有效传承、发扬光大,更好地促进中医药健康有序发展,必须正本清源,整治中医骗子乱象,给真正救死扶伤的民间中医留出洁净空间,满足百姓求医问药的需求。 中医培训乱象丛生 从张悟本到刘洪滨,老百姓为何轻信“专家”?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在于人们不了解中医药的基本常识,无法分辨真假,这就为“神医”、“神药”提供了“沃土”。同时,有关部门监管不力,也给假中医留下了生存空间。 最近,不少别有用心的人假冒某某卫生协会培训部的旗帜颁发聘用证书;有的假冒国家卫计委的名义作为中医文化交流会的主办方;更有胆大妄为者,竟然假冒国务院的头衔举办活动。这些人竟然还敢私自给参会的中医颁发“证书”。 某个专家团队核心工作组成员群里声明:“本资料是让工作组成员了解我机构的权威性,机关内部重要资料,不得向外转发,模仿打印,违反者追究法律责任,后果自负。”此所谓的“专家团队核心组”不得不让我们质疑,据知情者反映,这些证书都是伪造的。 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八十条之规定: 伪造、变造、买卖或者盗窃、抢夺、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、证件、印章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;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;伪造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、人民团体的印章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。 这些行为显然是违法的。未经授权擅自使用他人的名义开展非法的商业活动,这是明显的侵权行为,不仅欺骗了消费者,而且给被冒名的组织或单位带来了严重的损失。 面对当前的真真假假“高端班”、“保过班”等等,我们更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,谨慎甄别,对于虚假商业活动的行为,必要时要有勇气拿起法律武器维权。 中医领域为何如此之乱? 中医领域为何如此之乱?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。 其一,西医花费太高,在民间有句传言“生什么也不要生病,生不起!”虽然我们的医疗体系在不断完善,但是目前仍然不能完全解决我们“就医难”的问题。 其二,心理因素,当一个人患上绝症的时候,四处求医未果,遇到一位“老中医”便寄予一丝希望,当然会很容易去相信,以至于盲目上当受骗。 其三,相关部门监管不力,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去约制,这使得不少“假中医”有机可乘。 其四,民间中医文化学历普遍较低,大都是通过“家传”、“师承”的方式学习中医,虽然诊疗技术高超,然而自己的文化水平并不高,想取得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实为艰难。 中医文化如何传承? 《中医药法》的出台,让更多民间中医和中医爱好者对中医从业充满了期待,也提出了新的挑战。 根据《中医药法》及配套文件有关规定,民间中医只要取得中医(专长)医师资格证书,那么合法备案注册中医诊所指日可待!于是,不少人打着“国家政策”的名义,趁机私自开起了培训班,以“高端班”、“保过班”“VIP班”等形式欺骗那些梦想成为一位真正中医的善良之心。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,是对人类健康和世界闻名的伟大贡献。中医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财富,所以我们更要珍惜,并努力将其发扬光大,推向世界。 国家鼓励和支持中医药文化的发展,并不等于我们可以胡来、乱来。面对当前的中医文化的现状,我们更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,不能盲目“跟风”。 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重任,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。针对目前民间中医数量多、学历水平低、取证难的现状,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,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。 是不是正因为考证难,才出现了这么多假办班?有些中医是家传,没有关系,没有人脉,只有一身技术,应该怎么办?是不是也让其统一化地去考证呢?这样做有利还是有弊?还是要多听听这些家传中医的声音,民主决策,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。 作为政府部门,要积极地履行自己的职能,作为中医,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,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文化素养,与时俱进,树立“终身学习”观……只有社会的共同努力,我们才能把我们的中医文化发扬光大。 ⊙版权声明:文章转自医馆视界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我们旨在更好分享,如有转载不当,欢迎随时联系我们删除。投稿信箱:zen@zhongyijie.cn(欢迎原创投稿) |